36PP标准为业务的开发提供了三种机制,即针对IP业务的CAMEL功能、开放业务结构(简称OSA)和会话初始协议(简称SIP)。并在不同的版本中给出了相应的定义。在UNITS R5中。开放、融合的业务架构改变了业务提供和业务开发模式,这种改变可快速提供新业务。在以往的业务开发模式中,业务的开发是一种“垂直型”模型与下层网络紧密结合。
①业务的发布与网络结构有关,不同的网络可能需要发布不同的版本。
②不同的网络之间,业务交互困难,业务融合难度大。
③业务实现复杂、开发周期长、投资收益低、不利于第三方开发。
IMS引入了新型业务开发模式业务的开发呈现“水平型”结构,业务与下层网络松耦合。
①符合协议标淮的业务,可发布于任何网络,只需一个版本。
②具有快速、易用、灵活、动态的业务开发环境。
③通过SIP、API(如Parlay),使业务间具有良好的集成关系。
在迈向NGN、NGBWM途径中,纵观全球无线移动通信发展,呈八大走势,即宽带移动化、移动宽带化、传输数据化、接入多样化、网络自适应化、系统互补综合化、应用个性/个体化及有线/无线融合一体化。而针对TCP/IP协议的实质性弊端,美国NSF发动的GENI、FIND计划及我国2006-2020年中长期规划中的“高可信网络”等目标,均在网络系统体系架构及实际有效应用与安全性、管理顽健性及经济性等层面进行从源头上彻底更新的持续创新。
通用无线接入通常包括地面固定无线接入(TFWA)、地面移动接入(TMWA)及卫星接入(SA,同时计及固定及移动)。通用无线接入可综合包括宏大区、宏区、小区、微小区、微微小区、移动、半移动(包括游牧,Nomadic)、静止/固定等各种接入状态与覆盖模式,可有效覆盖三维物理空间的任何一角落及有效连接至任何个人用户,这对实现未来5W/5A全球个人通信而言,其实际连接与覆盖(WxAN,即WBAN/WPAN/WLAN/WMAN/WWAN/WRAN/WSAN)的泛在性、普遍化与战略重要性将不言而喻,而随着市场需求的演进与不间断的持续科技创新,固定与移动的界面正在模糊,并将一步步地逐步融合于一体。
宽带无线的重头戏理应是以3G及IEEE802.xy演进为中心的宽带无线移动通信,其演进发展沿1G→2G→2G+(2.5G,2.75G)→3G→3G+→LTE/AIE(E3G)→IMT-Advanced(B3G)→4G...…及802.11x/802.15x/802.16x/802.20x/802.22x----Wi-Fi/WiMAX../Mobile-Fi/TV-Fi…..等方式向前推进,从交互式多媒体与视频业务层面还应包括IPTV/TriplePlay等在内,一般说来,这是一种与NGN概念与要求相协调的兼容式的演进,即NGBWM。
NGN系统结构的一种重要设想即为对各种新老交替的无线通信接入手段,包括新一代BFWA技术及移动通信技术,以及各种有线和无线接入手段,公用、专用及共用,地面、空间及海上,广播、组播、泛播、交互、移动、半移动、游牧、可搬移,或静止/固定等各种方式,覆盖域可涉及上述WxAN的各种类别,经过中界会聚桥接途径,均统一协同、互补集成地工作于NGN以IP-FMCIMS/SIP为基础的核心平台之上,以个性化、个体化为基础,包括人对人、人对机(物体)、机对机的有效连接与通信在内,形成有线与无线、固定与移动,以及通信网、计算机网与广播电视网这“三网”的逐步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