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和半导体产业
全球半导体储存器和液晶显示器(LCD)企业因产品价格下滑和PC、TV等的滞销而深陷泥沼。为了生存和发挥协同效应,这些企业纷纷和韩国本土或是海外竞争企业展开合作。
市场研究机构DisplaySearch发表了「日本夏普和台湾富士康结成同盟在大型LCD领域与韩国巨人们(KoreanGiants)对抗」的报告书。报告中提到的韩国 巨人指占据世界大型LCD市场半壁江山的三星电子和LG显示器公司。
DisplaySearch表示,夏普高层管理人员已经确定和鸿海旗下中国子公司富士康建设合作公司。双方将共同投资在台湾建设合作法人,主要负责生产LCDTV面板和零部件。
夏普和富士康奇美电子将共同生产玻璃基板、彩色滤光片等,夏普向奇美电子进行技术支援,奇美电子向夏普提供20~40英寸的电视面板。夏普将主要集中力量生产10世代生产线60英寸以上显示器,8世代设备中小型显示器。
今年第一季度,在大型LCD市场,LG显示器的市场占有率为25.9%,三星电子为25.5%,台湾AUO为16.5%,奇美电子和夏普分别为15.5%和7.8%。排在第四和第五的奇美和夏普的市场占有率之和可达23.3%,紧追韩国企业。
LG显示器社长权映寿表示:「奇美和夏普此举应该是意识到了目前进行单打独斗很困难,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业界的收购和合并将比较活跃。」
另一方面,日本东芝、索尼和日立等三个公司也决定建设合作公司,在智能手机等中小型显示器方面与韩国企业进行抗衡。据悉,三家企业将从民间基金获得2000亿日元的资金,增设生产线。
第一季度,在这一领域三星手机显示器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为14.7%,夏普为12.9%,奇美电子为9.9%,东芝为7.2%,LG显示器为5.8%,索尼为5.7%,日立为5.6%,AUO为5.5%。东芝、索尼和日立等三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加起来达18.5%,具有绝对的竞争力。
另外,三星电子和索尼合作建设了S-LCD公司,在忠清南道设立牙山工厂,而在中国苏州,三星和中国著名企业TCL也展开了合作建设了SSL工厂。SSL是三星电子、苏州工业园区、TCL分别持股60%、30%和10%,投资30亿美元建设7.5世代工厂,从2013年开始每个月可生产10万张LCD面板。
海力士半导体和东芝也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研发下一代储存器「STT-MRAM」。东芝在MRAM技术和开发新产品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海力士则拥有半导体储存器技术和成本竞争力,双方合作必将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
无论是在半导体行业还是液晶面板行业,三星从技术积累、技术学习到技术反超都用了大约15年时间。三星在获取技术的过程中,熟练地采用购买、战略联盟、高薪雇佣国际技术人员、制定长期大规模的技术人员培养计划等方式。三星电子在刚进入半导体行业和LCD液晶面板行业时,都是技术落后者,唯有通过长期超越对手的努力,才实现技术的反超。半导体行业和LCD液晶面板行业都是投资规模巨大的重资产行业。三星能够在这些行业中超越日本企业,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反周期投资。超越竞争对手的努力和自杀式的反周期投资。三星的垂直一体化优势最大的来源是其半导体和液晶面板业务。三星进入半导体和液晶面板行业都是前瞻性布局,并经历长期的奋斗与积累。
三星在美国建立研究中心,配备相同的生产设备,让这些高薪人员培训韩国本土工程师。之后,接受最先进技术培训的工程师回到韩国本部,夜以继日地工作。为在生产能力上超越对手,三星不断上马最新的生产线,例如三星的第二条半导体生产线直接上马生产直径为6英寸的晶片,而日本和美国公司还仅在测试生产线上生产。20世纪90年代初,三星重复相同模式生产出了直径为8英寸的晶片;90年代末,又生产出了12英寸晶片。 1974年,三星进入半导体行业。到1990年代,三星在半导体领域的技术已经全球领先。1970年代,三星半导体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自己生产的产品集团内部都不愿意使用。1970年代,为了获取技术,三星聘请大量日本半导体工程师利用周末到韩国传授技术。1980年代,为提高技术,三星电子高薪聘请在美国半导体公司工作过的韩国人,当时他们的工资比总裁还要高4~5倍。
1984年,三星电子开始积累液晶面板技术,到了1997年三星已经成为LCD液晶面板行业的领导者。一开始三星从美国OIS公司获得了技术许可,获取初步的技术。1991年,三星利用液晶显示屏行业周期性的产业衰退机会,在日本设立研究机构,招揽失业的日本工程师。1995年,三星和另外一个后进者日本富士通签订技术交叉许可协议。为获取LCD液晶面板制造的上游配件的技术和生产能力,三星集团同美国康宁成立合资公司生产融玻璃基板;三星集团下的三星航空(后改名三星Techwin)投资光刻机设备;三星显示设备公司制造彩色滤光片。
三星电子在半导体、液晶面板、液晶显示屏电视以及手机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在数码相机、移动PC、打印机、白色家电市场也有很好的表现。自从2000年开始数码融合战略,公司将发展重点从家电转向数码产品,已经成为数码电子行业的领导者。三星电子是数码电子行业领导者。
中国企业还在追求技术和品牌优势时,三星电子的竞争力已经超越技术与品牌之上,构建起产业垂直一体化优势。三星今日的优势,可以归结为垂直一体化的优势、工业设计能力、研发能力、品牌影响力以及政府支持。
iPhone和iPad广泛使用的NAND闪存芯片,三星控制者四成左右的市场份额。苹果电脑采购的Dram存储器,三星控制世界50%左右的产能。三星的高品质显示屏是高端智能手机的必需品,包括HTC在内的智能手机厂商都需要从三星采购。三星电子母公司三星集团拥有全球最大的元器件和电子设备出货量,也是体制结构最为复杂的跨国组织之一。三星电子在半导体和LCD液晶面板方面全球第一,这些优势塑造了三星电子的垂直一体化优势。例如,三星电子拥有智能手机垂直一体化能力。智能手机的核心零配件从闪存、显示屏、CPU到电池,三星都处于市场领导地位,甚至具有控制市场的能力。
2000年代,三星能够在平板电视替代CRT、智能手机替代功能手机的过程中胜出,靠的就是垂直一体化优势的发挥实现弯道超车。但三星在电脑CPU、磁盘以及光学镜头方面并没有取得领导优势,导致其在电脑以及数码摄像机、数码相机产品方面并没有获得明显的垂直一体化优势。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三星再一次采取了反周期的投资法,投资扩建液晶面板生产线。三星在1998年底建成了3.5代线(600×720mm玻璃基板),至此领先当时只有3代线的日本企业。 投资液晶面板时,三星采用了反周期投资法。1995~1996年是面板行业第二次衰退周期。三星采用反周期投资法,1996年建成第一条3代线,赶上日本企业的生产能力。
三星LCD液晶面板与半导体技术反超